查看原文
其他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吴楠 段丹洁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9-03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受访学者纷纷表示,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脱贫攻坚的实现增加了压力与困难,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没有变。全社会凝心聚力,一定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表示,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这将会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道路、减贫方案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更是世界减贫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陆汉文谈到,我国脱贫攻坚大幅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锤炼了大批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攻坚战的格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激发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施了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构建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扶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钟甫宁认为,中国的脱贫攻坚,不仅增加了当地人均资源数量,更改善了当地资源结构、提高了当地资源报酬率,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的报酬率,快速、显著地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

谈到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疫情导致春节后企业延期开工或停工,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务工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大。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抓开工率。二是疫情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这些产业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要提前安排帮扶,尽快挽回损失。三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难点所在,要瞄准突出问题,实施挂牌督战。四是由于存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防止返贫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特别是要及时落实好社保兜底政策。陆汉文建议,国家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帮助全社会形成科学的疫情应对观念,减少因心理恐惧而形成的社会排斥;另一方面可采取补贴方式,对较快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用工单位按人数给予补贴,对于吸纳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用工单位给予更大力度补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告诉记者,要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的双胜利,就要抓住稳就业这个“牛鼻子”。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加快复工复产,可考虑由企业管理专家和传染病防治专家共同研究推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同时,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方面下更大力气。今年要通过若干宏观政策的调控,确保经济发展达到一个合理的速度,并确保扶贫基建和产业项目、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今后的扶贫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地区性的资源数量和结构问题,而是个体的资源数量和结构问题。”钟甫宁认为,对于具有潜在经济自我维持能力的人群,根据个体的特征补充其个人资源的“短板”,增加其短期可利用资源。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习近平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张琦认为,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要精准确定、提升脱贫质量不高的对象和群体,建立防止返贫预警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他建议,设立脱贫成果3年过渡期、2年提升期。构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坚固基础,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提出,巩固脱贫成果,应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抓紧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等民生问题;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   

杜晓山表示,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脱贫,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各级党委的领导作用,最关键的是发挥集体经济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应进一步提高基层“两委”班子的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将反腐倡廉工作一抓到底,加强集体经济在基层的合作性,促进实施精准帮扶,“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汪德华看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应考虑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动态变化的贫困标准,可考虑以相对收入为基本指标,持续对贫困人口予以关注和支持。应查漏补缺,设计并执行好各领域人力资本增强型社会福利项目,通过提升贫困人口及其后代的人力资本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增强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就业创造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有重点、高质量地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进一步提升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的项目不可四处开花,而是要试点先行,重点推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学术干货!

 精彩推荐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评审结果公示

中国应对疫情措施值得借鉴

网络表达中的朴素道德正义及其升华

纳米句法:生成语法研究的新范式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楠 段丹洁 张译心
责任编辑:冯枫添  排版编辑:冯枫添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